2月13日至19日,龙门客栈图“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根据教育部“拔尖计划2.0全国线上书院”的要求,精心设计并开展了“院士专场”“大师专场”“榜样专场”系列线上报告活动,面向校内外基地学生进行直播,受到了广泛关注,吸引了2200余人次参与。
活动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田禾教授作了题为“精准与动态化学”的精彩报告,从面向健康、面向重大需求、面向关键技术等方面,以精准与动态化学在医学检测的潜在应用和精准光电分子工程为例,阐述精准与动态化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展望其发展趋势,引领同学们学习思考,拓宽科研视角,希望同学们以独特的视角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继续深度学习,实现源头创新。
图片说明:田禾院士作报告
欧洲科学院院士张金龙教授作了题为“化学让生活更美好——走进光催化”的报告。张金龙首先介绍了化学在工农业、材料、食品、健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化学带来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光催化技术;以实例阐述光催化原理、光催化技术在解决当前环境和能源问题等方面的应用;提出对光催化未来发展的展望,不仅为同学们展开光催化道路的图卷,还激发同学们致力于投身更环保更绿色的技术研究和开发。
图片说明:张金龙院士作报告
生物采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牟伯中教授带来了题为“生物采油”的报告。牟伯中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能源短缺与大量石油资源未能有效开发利用的问题,从生物圈入手,带领同学们从生物采油背景到研究进展,再到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层层递进,让同学们全方位了解了生物采油这一项经济有效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新技术,并呼吁同学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解决祖国能源紧缺问题献计献策。
图片说明:牟伯中教授作报告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曲大辉教授围绕“分子机器与动态组装材料”的主题,从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世界上最小的机器”入手,为同学们阐释了集精准合成、精密组装与功能为一体的分子机器所具有的广阔应用前景;通过分子机器实现离子跨膜传输等实例,让同学们能够充分直观地感受到分子机器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提升了同学们对化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同学们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探寻提供深刻积极有益的启发。
图片说明:曲大辉教授作报告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3位龙门客栈图化学学院毕业的杰出校友和同学们分享学习、科研经历和体会。已经成为本校化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的贺晓鹏教授,作了题为“生命世界的化学之旅”的报告。贺晓鹏从生命的基本组成——细胞开始,围绕生命最基本的“中心法则”,从化学视角描绘了核酸化学生物学的经典衍生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动态过程,结合时下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现状,从化学维度阐释病毒颗粒如何入侵宿主细胞;鼓励同学们要勇于创新,关注生命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运用化学的原理和工具,为人类重大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2015届、2020届化学学院本硕博毕业生张琦博士,现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Ben Feringa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给大家带来“从动态二硫化学到智能材料”的报告。张琦介绍了自己在二硫动态化学以及智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经历和成果,包括动态二硫键在材料设计、应用,特别是自修复材料、弹性体、粘合剂等领域的应用,并结合自身的科学研究历程,介绍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如何找到科研的兴趣和动力,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时克服心理障碍,鼓励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学弟学妹们努力奋斗,放平心态,直面失败,享受成功。
图片说明:张琦博士作报告
曹亚明是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4届本科、2019届博士毕业生,现任重庆药友制药集团全资子公司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副总经理,作了题为“科研十八般武艺在药友首个创新药开发过程中的应用”的报告。他介绍了首次负责新药开发的经历以及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体会,通过与同学们分享个人学习、成长经历,以及工作后新药开发过程的经历,不仅让同学们了解创新药研发流程以及化学化工专业知识在药品研发过程中的应用,而且激励同学们树立学好本领,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伟大理想。
图片说明:曹亚明博士作报告
据悉,“拔尖计划2.0全国线上书院”建设是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致力于通过“浸润”“熏陶”“养成”“感染”“培育”,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打造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和生活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