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三位一体”系统谋划,统筹部署,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和今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深刻阐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已有部署基础上,接续部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并统一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深刻领会内在关系
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下,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的系统谋划,并对改革任务进行统筹部署,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把握。
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共同支撑创新在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发挥核心作用。教育是基础,就是教育要发挥立德树人的基础作用,为科技进步和人才发展提供知识基础、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科技是关键,就是科技要发挥第一生产力的关键作用,科技进步是推动教育发展和激发人才活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动力。人才是根本,就是人才要发挥第一资源的根本作用,为推动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根本力量。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畅通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是要突出教育的先导性功能,不断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动力,以教育之强成就人才之强,赋能科技之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就是要突出科技的战略性地位,努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布局重大科研任务和发展高质量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机结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就是要突出人才的根本性作用,充分激发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创造活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
牢牢把握重点任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进行具体部署,明确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点任务,着力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整体效能。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方面,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改进育人方式,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推进教育公平。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提出要坚持“四个面向”,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允许科研类事业单位实行比一般事业单位更灵活的管理制度。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的平台。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机制,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优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认真抓好举措落实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一定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推动高校自身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担当,从全会部署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重要任务中找准切入点、发力点,以更强的主动性、更务实的举措,抓好改革任务落实落地。
一是围绕提升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把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与技术等学科建成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改革与探索。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发挥自然科学、工程学科和人文社科多学科布局的优势,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
二是围绕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高水平的有组织科研,高质量推进国家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基金委科学中心建设,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集聚力量开展科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结合地方重大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产业发展需求的能级。推进校企协同创新,探索和完善“企业出题、校企攻关、企业阅卷”的科研合作模式,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能。
三是围绕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立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一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深入实施“汇贤人才”计划,适当扩大教师队伍规模,注重吸引世界一流人才,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深化职称分类评价改革,创建多学科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为龙门客栈图党委书记)
原文来源: 文汇报 | 发表时间:2024-09-08 | 作者:蒋传海